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1-09 05:32

  平整的稻田中,稻茬排列得整整齐齐,谷子已然收割归仓;稻田旁,工人们正忙着加紧修建农耕小道;房子依山而建,叮咚作响的小溪穿流而过,浸润农田。

  深秋暖阳下,沿着平整的宽阔水泥路走进绥阳县风华镇双龙村,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清新淳朴、繁华忙碌的新农村景象。

  两年时间,双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水利设施得到完善,产业初具规模,群众致富路子越来越宽。

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(图1)

  2006年7月,在外拼搏的郑光明创办了第一家公司,现在,他在广东东莞的手袋厂年产值已经达到了800余万元。

  2014年,他回村流转了50余亩土地种植柚子和梨,还办起了农家乐。2021年,村支“两委”换届选举时,郑光明当选风华镇双龙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想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。

  “产业不成规模,没有灌溉农田的水,村民日子过得苦啊!”来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,郑光明认真谋划双龙村发展道路,通过实地走访调研,深入了解社情民意,发现了制约瓶颈难题。

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(图2)

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,在农业上双龙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为何产业却不能形成“产业”呢?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灌溉水源。

  “你看,现在水管直达田里,水能泵都发挥了大作用。”郑光明站在田埂前回忆道,2022年双龙村遭遇了60年难遇的干旱天气,田坝干涸,看见村民挑水浇田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

  水是农业之基、民生之本。郑光明坚定地说,“那就先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搞起来,让庄稼能存活。”

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(图3)

  双龙村原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引水的沟渠边坡塌方、淤泥堵塞、杂草丛生等现象严重,导致农业用水受到影响。特别是去年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,严重暴露了该村农田灌溉用水的短板,给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。

  于是,郑光明紧急向上级政府汇报,争取到了抗旱资金30余万元,通过召开群众会、坝坝会,村民也积极响应,出资出力,参与到水利设施修建中来。目前,共修复22台水能泵,将黄鱼河的水从低处提灌到高处漫灌,实现引水入土,一片片干涸的农田得以焕发新生机。

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(图4)

  基础设施的建设,让双龙村村民整体满意度提升起来。但郑光明清楚,只有产业发展,村民日子才能真正富裕起来。

  于是,双龙村探索“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订单种植模式,依托卓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,为群众提供社会化服务和保姆式服务。

  “今年村民栽种的辣椒苗由村里统一育苗,村干部统一把苗送到老百姓家里,大概7块钱一盘。”郑光明说,双龙村力抓辣椒、水稻和油菜这三大支柱产业,通过公司统一提供育苗,统一分配,统一销售,并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收割,给老百姓解决了产销的后顾之忧,收入得以保障。

  截至目前,已引导群众发展高粱种植1800余亩,稻油轮作2000余亩,辣椒种植1500余亩,预计今年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。

  “农产品附加值低,运输成本高,保鲜效果还要好,达不到销往省外的条件。”郑光明就把目标放在了省内市场,与周边县城公司、大型超市等合作,通过就地消费,实现产销对接。

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】绥阳风华镇:走出产业振兴路 为有BB电子 BB电的app源头活水来(图5)

  “第一产业做起来,就要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,提高附加值。”郑光明将“互联网+”思维融入产业发展,率先与抖音直播团队签约,对菜油、大米、水果等农特产品进行线上销售,形成电商带动公司发展、公司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发展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。

  “今年收成好不好?谷子留点来吃,剩下的我帮你卖了”“收成还可以,谷子都堆在仓里嘞”……闲暇时间,郑光明便会和村里老人聊聊家常,了解村民困难所需,及时进行调解和帮助。

 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,郑光明心里已经有一块产业发展蓝图,“我们将借鉴周边区县的好思路、好经验、好做法,探寻‘稻+鱼+鸭’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 ,提高水田资源利用率,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。”BB电子 BB电子的官网BB电子 BB电子的官网